Pages

北疆哈薩克族牧民轉場習俗

2008年9月北疆白哈巴哈薩克族牧民正忙著趕牲口回冬窩子---2008年最後一次轉場,北疆漫長的冬天即將到臨.
   轉場,對哈薩克牧民來說,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事。哈薩克牧場有春秋牧場、冬牧場和夏牧場三種,分別設置在天山北坡、向北經準噶爾盆地、直到阿爾泰山的廣袤山地草原和戈壁草灘地區。根據季節變化,哈薩克牧民一般以阿吾勒為單位,每年進行四次大的轉場,而在各季根據牧業生產需要小規模的搬遷則更頻繁。牧場的遷移和牧業生產的安排相呼應。

春秋牧場一般位於淺山、荒漠和半荒漠地區。春有雨水,秋有泉水供人畜飲用。除便於放牧,對春季接羔育幼,秋季牲畜配種,以及剪毛等牧業活動都很有利。冬牧場一般位於山澗溝穀、河灣、沙丘可避風雪地帶,氣候較為暖和,以保證牲畜安全越冬。夏牧場則位於涼爽濕潤的山地。雨水充沛,牧草豐盛,有利於牲畜育肥。牧民可利用夏季美好的時光制氈、加工乳製品、舉辦婚禮、慶典和集會,大自然賜予哈薩克牧民獨有的生活情趣。

人們無不為之慨然:世上走路最多的是哈薩克人,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薩克人,哈薩克人的歷史在遷徙中譜寫,哈薩克人的家在飄遊中誕生。